作者:程彦葳


三十年弹指一挥间,然而对于东秦、对于个人,三十年是至关重要的成长,2017注定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年头。

曾记否,二十多年前的校园,仅有地质楼、基础楼、管理楼三座融教学、办公等于一体的主要建筑,图书馆、各办公室曾经寄居在基础楼,学生宿舍原来仅有1-3号楼,家属区仅有1-4号楼,一切都很小巧、简朴,初入校园的师生多少会有些失落。

不知不觉间,数年里图书馆、4-5号直至6号学生公寓、从5号再到6-9号家属楼,工学馆、大学会馆、综合实验楼等新建筑拔地而起,以及北戴河校区的并入,校园面积扩大、校园面貌改善,再到南校区科技楼、人文楼的崛起,站在南校区高高的台阶上远望红色工学馆的典雅,漫步校园带给师生的是赏心悦目之感,怎能不油然而生自豪之感?

曾记否,多年前学校为二本招生,不过数个专业,一届招生、毕业不过数百人,现在学校33个本科专业、本科一批次录取,一届学生即达2500人,并开始独立招收研究生,国际合作与交流方兴未艾,校园里出现了留学生;原来学生中鲜有各类获奖,现在学生荣获各类荣誉称号,在国际、国内等各类创新创业竞赛中获奖越来越多,学生一次就业率名列河北省前茅;多年前学校还在留本科生充实教师及行政、教辅人员队伍,现在进入学校的起点是硕士研究生,每次招聘非专任教师都吸引了大批应聘者,新充实的专任教师几乎全部是博士。巨大的变化怎能不让人惊叹、感慨?

曾记否,多年前我们的工资是多少?现在又是当年的多少倍?教师的内在精神又有了怎样的进化?走在前行的路上,惯于享受舒适安逸而不思进取者必然要被淘汰,代之而起的是兢兢业业、夙夜奉献的校园精神和风清气正、务实创新的校园文化,君不见行政楼、综合楼的灯光经常在深夜中闪亮?随之而来的可喜变化大家都看到了,教师承担国家国家级项目、各类科研立项、发表科研论文、出版著作及各类教材等的数量不断创新高;学校办学层次不断提高,拥有多个实验中心、省级重点学科、省级品牌特色专业、研究院所等,利用办学资源和办学优势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曾记否,当年东秦名不见经传,如今提起东秦,不但在河北、在秦皇岛当地赢得赞誉,更是在全国打出了一定知名度,成为东北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东秦师生正在与东北大学“同一家园、同一梦想、一同奋斗、一同分享”,为将东秦建设成为与东北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相适应的高水平特色校区的目标而奋斗。东秦走在前行的路上,而且必将永不停歇。

三十年的成长,东秦已经走过了最初的青涩,来到而立之年。跟随东秦的发展,我们个人也一同在成长。往事历历在目, 2005年迎接本科教学水平评估, 2008年北京奥运会(秦皇岛)志愿服务活动,抗击2003年非典及2009年甲型H1N1流感……这些经历使人刻骨铭心的是我们对责任、对奉献有了越来越深的理解和践行,我们的战斗意志越来越得到强化,我们变得坚强、变得勇敢,敢于迎难而上、能够完成任何看起来艰巨的任务。全体东秦人的努力,营造了学校积极向上的氛围、形成了东秦青春无悔的文化。“我用双手捧起朝阳送给你,让你我一起跟着太阳飞”“我要飞”,“飞过彩虹去把青春理想放飞”,校歌《我要飞》恰恰表达了东秦人的殷殷情怀。

三十年的时光,让人成长、懂得感恩、学会接受和放下,磨砺了自己的心性。三十年过去,作为个人的我们可能已显沧桑,但东秦却正如日出东方、青春洋溢!校园中的莘莘学子也将永远青春阳光!愿东秦如校歌所唱——我要飞,让你我飞向未来!